交流也不过是书信传递,只是山高路远,一封家书,最快也要个把多月才能送到,倘若在路上再发生个什么意外,几个月亦并非没有可能。
来之前他曾给姐姐寄过一封家书,信内表明了家中受灾之后的情况,也不知她收到了没有。
抛开这些杂七杂八的思绪,谢端举目四顾,想找个人问路,正巧迎面走来一名身着短打的汉子,手里牵着一头驴、两只羔羊,在人群中往来穿梭,看上去老实巴交的,应该是个乡间农人。
他当即面带笑容,上前拱手施了一礼。
“这位大哥,请问衙门怎么走?”
见有人问路,那汉子面色一沉,打眼瞥了谢端一眼,抬起右手,有些不耐烦的往后指了指。
“沿着这条路往前直走,走到尽头三条路,往最左边的那条走,看到土地庙,再往左拐直走便是了。”
谢端“哦”了一句,道了声谢,迈步离去。
山阴县他是第一次来,县城里的道路构造自然不是很清楚,哪怕时至今日只是个下县,但是有一说一,城里的规模着实不差。
谢端此时按照那人指引的路径前行,不多时,便见一座牌坊耸立于街道正中,牌坊口右边的石柱子旁,眼下围了不少人,暗中指指点点。
人群中,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。
“我的儿啊!孩子,娘对不起你,娘不该带你出来啊!这下可让为娘怎么跟你爹交代呀!”
抱着好奇心,谢端迈步,凑上前去望了望。
只见一名披头散发的妇人,瘫坐在地上,双手紧紧揪着一只鞋,嚎啕大哭,悲痛欲绝。
“唉!这应该是本月第三起孩童被拐了吧!”
“什么世道啊!盗贼猖獗,到底还有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们了,再这样下去,让人怎么活?”
“王家大嫂,你先别急,坐在这儿光哭是没用的,赶紧到衙门报官呐!顺便通知孩子他爹。”
“对对对,不管怎样,总得行动起来。”
……
围观路人议论纷纷,其中两名认得那妇人的年轻男子一边出言提醒,一边将她从地上扶起。
“哎!老伯,这是怎么一回事?”
听得他们的议论,谢端大概明白了个五六分,此时见身旁站着一名看热闹的老人,不由又开口询问道。
那老头打量了谢端两眼,见他衣着破旧,头发乱糟糟的,讲的又是朝廷统一的官话,口音并不是本地人的口音,心知不是乞丐,就是难民。
“你这后生是外地来的吧!没来由打听这些做什么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eieizh.com